為了提高柴油生產效率,采用酶固定化技術,并在反應過程中分段添加甲醇,更有利于提高生物柴油設備柴油的生產效率。這種固定化酶(脂酶)是來自一種假絲酵母,由它與載體一起制成反應柱用于柴油生產,控制溫度30℃,轉化率達95%。這種脂酶連續使用100天仍不失活。反應液經過幾次反應柱后,將反應物靜置,并把甘油分離出去,可直接將其用作生物柴油。
但是,采用什么微生物發酵生產柴油?產出率如何?沒有見到具體報道。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是柴油生產一項值得注意的新動向。所謂"工程微藻"即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建構的微藻,為柴油生產開辟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美國國家可更新能源實驗室(NREL)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類的一種"工程小環藻",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使脂質含量增加到60%以上(一般自然狀態下微藻的脂質含量為5%-20%),戶外生產也可增加到40%以上。這是由于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細胞中的高效表達,在控制脂質累積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物柴油設備的柴油是城鄉使用較為普遍的燃料,通過生物途徑生產柴油是擴大生物資源利用的一條最經濟的途徑,是生物能源的開發方向之一。能源生物技術必將得到發展,"無污染生物柴油"也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利用廢棄油脂生產生物柴油可以有效的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的風險,利國利民的好項目。
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zhaoliangjun.com/